神華黃驊港務有限責任公司由神華集團與河北省共同出資建設,成立于1998年3月23日,主要負責神華煤炭的下水外運工作,是神華一體化產業鏈上的重要一環。
目前公司總資產159.56億元,員工857名。公司運營的滄州渤海新區黃驊港煤炭港區現有煤炭泊位17個、雜貨碼頭2個、油品碼頭1個,擁有可供開發建設的海岸線12.5 公里,陸域面積11.65 平方公里,水域面積12.35 平方公里。滄州渤海新區黃驊港煤炭港區設計煤炭吞吐能力為1.78億噸,最大煤炭堆存能力約450萬噸,是一座以煤為主的現代化綜合能源港口。
滄州渤海新區黃驊港煤炭港區是當前煤炭裝卸港口的典型代表,在技術工藝、信息化、自動化和生產效率等方面均走在了同行業前列。特別是三期、四期工程,首次采用大規模封閉筒倉工藝,共有48個筒倉組成,是世界上最大的儲煤筒倉群。筒倉工藝不僅有效避免了作業過程中產生揚塵污染,而且顯著提高了生產效率。目前,筒倉裝船達到了每小時5700噸,是傳統堆場工藝的兩倍以上,且配員減少了一半。
自2001年底開港運營以來,滄州渤海新區黃驊港煤炭港區充分利用神華礦路港航電油一體化的獨特優勢,保持了高位平臺上的高效率、高效益運營。截至2016年底,滄州渤海新區黃驊港煤炭港區累計完成煤炭下水量13.26億噸,雜貨吞吐量3749萬噸、油品1173萬噸。為保障國家能源供應,推動我國中西部地區經濟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